2011年12月4日 星期日

理財教育–給孩子帶得走的財富

文章出處:聯合新聞網-個人理財版

http://money.udn.com/mag/wealth/storypage.jsp?f_MAIN_ID=425&f_SUB_ID=4166&f_ART_ID=252350

理財教育–給孩子帶得走的財富


‧黃曲欣 2011/12/01 15:56 關於「錢的歷史」,有許多故事可以訴說,對孩子而言都是新奇有趣的新知識,同時無形中強化了孩子對錢的價值觀念…






向陽的兒童理財營《UP理財小高手》課程,和孩子們互動的過程中,常有這樣的場景對話出現:

「小朋友,想在玩具店裡,把喜歡的玩具帶回家,該怎麼做呢?」

「要用錢去跟老闆買!」多數幼稚園大班以上的孩子,都已開始有「金錢能換得物品」的概念了。

「那麼,小朋友知道錢從哪裡來嗎?」這個問題,孩子們的回答卻不是那麼明確了:「錢是從爸媽口袋裡拿出來的。」、「錢是從銀行提款機來的。」…只有部分孩子會說:「錢,是工作賺來的。」

您是否也曾和孩子談過「錢從哪裡來」?
在《UP理財小高手》課程中,就由以下幾項角度著手,帶領孩子探討這個問題:

《從以物易物的故事講起》
當孩子習得閱讀文字與數字的能力、看得懂商品標價時,就是可以開始教導「金錢能換得物品」這個觀念的時候了。兒子安安在初識字時,我便以說故事的輕鬆方式,從「以物易物」的交易模式講起,讓孩子知道「貨物」有其價值:一朵路邊摘來的野花可能無法換到一件保暖的皮衣,必須等價的物品才能交換。讓孩子先明白物品的「價值」,再慢慢帶到現今以「貨幣」交換等價「貨物」的交易方式。

活動後的家長迴響:
關於「錢的歷史」,有許多故事可以訴說,對孩子而言都是新奇有趣的新知識,同時無形中強化了孩子對錢的價值觀念。一位女兒讀小二的爸爸就笑說:現在,他的女兒知道一小盒哈根達斯冰淇淋,市售將進一百元是很貴的了!

《認識各行各業,更懂得珍惜》
孩子們會認為「錢是從爸媽的口袋裡拿出來的」,是因為只看到父母消費的過程,而未曾想過「錢是如何跑到爸媽的口袋」。大多數的人藉由工作得到金錢,這就是所謂的「賺錢」。爸爸、媽媽的工作是什麼?孩子認識多少種不同的行業呢?從引導孩子們認識各種行業類別的過程中,也同時明白各種職業的人都是在付出心力與才能賺錢,並提供生活中能買到的各種物品與服務。不管哪種行業都有辛苦的一面,在消費的時候,便是以等價的金錢表示對這份付出的感謝。

活動後的家長迴響:
從具體且貼近生活的角度來讓孩子了解如何得到金錢的因果關係後,有位媽媽就向我反映孩子回到家,竟懂得對她說:「原來錢這麼腦力與體力,以及時間,媽媽你好辛苦,謝謝妳!」讓她為孩子開始懂事感到欣慰。

《金融機構小常識》
會說出「錢是從銀行提款機來的」的孩子們,相信都見過家長出入銀行、從提款機中取出鈔票的景象。家長可以引導孩子去想什麼是銀行、為什麼將錢存在銀行,並和孩子一同一一指出銀行的各個櫃檯及各項陳列,實地觀察銀行辦理的各項業務如:支票、提款、存款、借款、兌換各國貨幣…等服務項目,讓孩子對金融機構擁有初步的了解和常識。

而針對近來猖獗的詐騙事件,《UP理財小高手》課程中也做了防護宣導,讓孩子們對歹徒可能利用民眾不熟悉ATM操作、或對語音轉帳操作流程的陌生而設下的陷阱有更多的了解。

活動後的學生迴響:
孩子以豐富的圖畫與文字告訴老師與家長:「賠錢是一個很可怕的事情,一個小閃失,就可能會使你的積蓄付諸流水。」


《把握每個生活教育機會》
以色列猶太人的老師在教育學生時會問:「假如有一天被襲擊、必須逃命時,要帶什麼東西逃跑?」現金和珠寶都不是正確答案,永遠能帶在身邊、誰也奪不走的,只有「教育」而已。被譽為「最會賺錢」的猶太人所重視的,其實是那份能為自己帶來財富的知識與觀念。

消費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理財教育的課堂正在每一天的生活裡,讓孩子有意識地明白錢的來源與流向,培養對金錢的敏銳度、養成富裕的觀念,這,才是永遠伴隨孩子、誰也奪不走的珍貴財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