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我們選擇「中國製造」的真相

文章出處:電子工程專輯
http://www.eettaiwan.com/ART_8800654811_480202_NT_fc8c9101.HTM?click_from=8800086711,8610866762,2011-11-02,EETOL,ARTICLE_ALERT

編輯觀點:我們選擇「中國製造」的真相


筆者在前一篇部落格文章(參考原文)中指出,一般認為西方世界製造商將生產移往中國是因為能大幅降低成本、提升自我競爭力的觀念是錯誤的,而且大錯特錯;試想,若節省成本是讓廠商將生產移往中國的主要原因,那麼當大多數的公司都移到該區域、使得原本所認為的優勢不再是優勢,那些製造廠商又該如何?

別再仰仗這套省成本說法了,這是懶人行徑,讓我們忘了進一步思考為何中國製造產業比其他區域更具競爭力的重要問題,也讓我們很難承認其實中國做了一些正確的、甚至值得效法的事情。躲在「中國的薪資與匯率政策不公平」這樣的觀念背後,是要容易得多;但為什麼當我們可以利用其不公平的人力政策時,就認為中國好,然後又反過來批評那些決定把工廠遷往當地的西方企業主?

特別強調成本因素,是可以哄那些政治人物與想要痛擊企業高層的一般大眾;但我試圖探究「中國製造優勢」的真實面相,如此我們也可以避免放大看它其他方面的缺失。儘管有「廉價人力」,並沒有哪一座中國城市將取代紐約、倫敦或是蘇黎世而成為世界金融中心;甚至連我們能在當地以低薪聘請到企管或財務金融科系畢業生,或是中國能浮動其貨幣,也是一樣。所以,一定還有某些其他因素吸引製造商前往中國。

下面所列的幾個因素是筆者的個人意見,如果讀者們有其他的看法,歡迎討論:

1 .中國使其成為可能
中國向西方製造商開放經濟門戶,並佈建了一個如今日能支援他們營運的環境;中國傾其各階層的官方與產業界力量打造這樣的環境,包括銀行與金融業。

2 .冷戰解凍
東西方冷戰時代(Cold War)的結束,促使中國開放經濟,雖然這是在前蘇聯解體之前就已經開始,北京與莫斯科之間關係的裂痕,再加上前蘇聯需支援其他社會主義小國的沉重壓力,讓中國需要新經濟合作伙伴之現實更加清晰;西方國家顯然是好選擇。

3 . 台灣扮演了中間人角色
台灣是讓中國擁抱西方世界的中間人,這說法並不誇張;它確實是促使西方世界與中國重新建立關係的重要因素。很多西方世界廠商都是先在台灣設立據點,或是與台灣PCB廠商、契約製造商等服務供應商合作,才再度前進中國;不然再度前進中國可能對很多公司來說都是不可能的事情。
此外,舉例來說,台灣對於來自西方電子製造廠商的需求應接不暇,也讓這些商機跨越台灣海峽去到中國。

4 . 全球化效應
中國對全球化大勢的接納,溫暖了西方世界對這個國家的看法;儘管存在著發生另一場世界大戰的可能性,以及國與國之間暗潮洶湧的敵對,這麼一個佔據世界人口很大比例之區域是無法忽視的。一旦中國敞開門戶,各企業蜂擁而至,也發現龐大的商機。

5 . 通訊、交通、生產流程等技術的演進
隨著網際網路的興起與無線通訊技術的普及,中國是製造中心這件事情成為看似有理的想法;對工廠的監控與人員訓練,都能在遠端進行。於是乎,本來不把中國當製造中心看的企業,也因為他們了解可以透過永不關機的各種設備進行即時通訊而被說服。

6 . 委外代工
委外代工(outsourcing)風潮因為中國而加速蔓延,但其實這個概念在中國對外開放之前就存在已久;全球第一家電子契約製造商是1960年代在美國成立,負責開發產品原型以及提供基本的PCB製造服務。
資深產業人士可能還記得,事實上,西方原廠大部分是透過台灣與香港的委外代工夥伴而前進中國;隨著代工需求增加,台灣廠商也將生產線移往中國以尋求大量、低成本的人力資源,全球最大EMS廠鴻海(Foxconn)也是其中之一,光在中國某個城市就有50萬以上員工,很少有其他國家具備這樣的優勢。

7 . 淘金潮
我曾在1990年代初在香港為一家當地的商業刊物工作,對大量海外資金湧入中國的情況驚訝不已;這些海外資金也帶來了西方企業與個人,他們積極在中國創造財富。向中國13億人口推銷產品與服務的甜頭,吸引了不只Cisco、Intel、Dell等電子大廠,還有McDonald與Walmert等零售業者。
中國打出一張有助於其發展大型製造業經濟的王牌──不允許外國廠商在當地設置全資企業,因此像是UPS等公司必須與中國本土業者合作經營據點。但那些廠商還是勇敢前進了,證明這樣的要求對他們來說,只不過是換得進入心目中全球最大經濟體門票所需付出的小小代價。他們是對的,中國在十年內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經濟強權。

8 . 較低廉的勞動成本
如果我不加入這一條,可能很多人都會感到失望;當然,中國的人力成本資源顯然是較低廉的,這個因素滲透整個製造產業鏈,也為製造商帶來高利潤。雖然,中國的人力成本已經開始上揚,仍不會導致外商出走潮;中國自有其迷人之處。

編譯:Judith Cheng
(參考原文: Why We Manufacture in China,by Bolaji Ojo;本文作者為EBN總編輯)

觀霧/步道講古 矮靈祭現場大搜秘

文章出處:旅遊休閒版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44922


觀霧/步道講古 矮靈祭現場大搜秘

2011/10/28 【聯合報/記者王慧瑛/報導;步道達人:李聲銘(林務局新竹林區管理處觀霧分站技術士)】


檜山巨木群步道在樂出林道1.2公里處入口。(記者王慧瑛/攝影)

觀霧地區在日據時期屬於「鹿場山林場」,出產紅檜、扁柏等珍貴木材,1943年設立官辦的「竹東出張所」,開發五峰鄉林業資源,留下伐木設施,例如步道現場的運材台車鐵軌,或是昔日的道班房(伐木工作站)、觀霧山莊(住宿區)等木造舊舍。

步道大部分路段依循舊台車鐵道修築,顯得較平緩。台車鐵道是當時為方便將山中所伐的原木運出至卸材場而鋪設的,每列車頭可以聯結約15輛運材台車,雖然成本較高,但載運材積多、效率大,適合材積量大的林區使用,阿里山和太平山也都有。


檜山巨木群步道有座簡易廁所。(記者王慧瑛/攝影)

觀霧人煙稀少,散見泰雅族及賽夏族原住民,賽夏族人數雖較少,但矮靈祭卻是最具神秘色彩、保存最完整之原住民祭典之一,每二年一小祭,十年一大祭,時間約在農曆10月15日前後,在五峰鄉大隘村的祭場內舉行三天三夜,分為告靈、迎靈、會靈、娛靈及逐靈等五個階段。

昔日矮靈祭禁止非賽夏族人參與,傳說如有其他族人參加,就會發生不幸事件,但隨著時代進步,現在已無此禁忌,甚至成為推展部落觀光的重要活動。


檜山巨木群步道動植物生態豐富,包括綻放橘紅小花的「阿里山北五味子」。(記者王慧瑛/攝影)


檜山巨木群步道動植物生態豐富,圖為水晶蘭。(記者王慧瑛/攝影)

2011年11月1日 星期二

桃園/大古山夜景 很函館!

文章出處:聯合新聞網-旅遊休閒版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45229


桃園/大古山夜景 很函館!                                              2011/10/29 【聯合晚報╱文╱蔡明樺】


入夜後的大古山,景觀餐廳喝咖啡氣氛浪漫。 圖/餐廳提供

位於西濱公路旁的大古山,是桃園縣沿海地區的制高點,白天可遠眺竹圍漁港風情,捕捉桃園機場飛機起降;傍晚夕陽西下,夜間看星海空閃爍,景色變化萬千,如同桃花源秘境,讓許多人流連忘返。

大古山分隔新北市、桃園縣,地方耆老說,這座蘆竹鄉東北邊的小山丘,早期稱為「大崙尖」,海拔151公尺,連接林口台地與西濱海岸線,晴空萬里時可北觀八里、觀音山和台北港,南眺觀音鄉大潭電廠和成排的風力發電機,視野寬闊、景致怡人。


蘆竹鄉山腳村長蘇植樹歡迎大家體驗大古山景緻。 記者蔡明樺/攝影

山腳村 有神秘的碉堡步道

從台北市區沿台64線接西濱公路到大古山,車程約40~50分鐘,山腳村長蘇植樹說,大古山步道的入口處有一座土地公廟,廟前的老榕樹枝葉茂密,沿著步道往上走,日據時代遺留下來的防禦碉堡被雜草覆蓋,大古山居高臨下,戰略地位不言可喻。

遠眺彩虹橋 飛機頭頂上過
木棧道的盡頭是大古山觀景台,俯瞰視野令人心曠神怡,永漢、東華兩座高爾夫球場的果嶺綠意盎然,目光移往台灣海峽,紅色拱型的彩虹橋矗立在竹圍漁港,不遠處傳來尖銳的引擎聲,轉眼間飛機就在頭頂呼嘯而過,遊客形容:「透過望遠鏡就彷彿能看到飛機上的旅客。」


大古山觀景台海拔151公尺,是觀賞桃園機場飛機起降的首選。 記者蔡明樺/攝影


景觀咖啡座 戀人依偎曬幸福

「海灣星空」餐廳提供成排的舒適咖啡座,讓遊客沐浴在午后的悠閒時光,華燈初上的南崁,在夕陽餘暉下等待夜的序幕,萬家燈火就像夜空下閃閃發亮的鑽石,浪漫百分百,很適合夫妻、情侶曬恩愛。

春秋季鷹群盤旋 翱翔天際
每年的4~5月和9~10月,大古山特殊的地形與氣流,總吸引大批的老鷹盤旋於此,鷹群翱翔天際,氣勢非凡宛如「天空王者」,喜愛生態攝影的玩家不能錯過。

桃園沿海秘境的大古山,集結陸海空環景風貌,從白天、傍晚到黑夜,就像風情萬種的美女,以不同面貌呈現給遊客,大古山媲美北海道函館、香港太平山的百萬夜景,值得您細細品味。

2011年10月31日 星期一

先打卡或買早餐? 職災理賠大有別

文章出處: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LIFE/LIF6/6675909.shtml


先打卡或買早餐? 職災理賠大有別                          【聯合報╱記者蔡容喬、曾雅玲/連線報導】 2011.10.26 03:22 am

最近網路一則「打卡後不要買早餐」文章被大量轉寄,提醒上班族早餐趕在上班前買,萬一途中發生意外,可申請職業災害給付,但若打卡上班後買就不行。勞委會勞保局表示,上班前、下班後往返居所和就業場所必經途中發生事故,可核給職業災害,但打卡後外出處理私人事務,無法列入職災。

人力銀行近日公布「打卡痛苦指數調查」,近八成上班族坦言早上打卡後,會「偷廿分鐘」吃早餐、收發電子郵件。不過有篇網路文章敘述,一位朋友打完卡後,到公司對面買早餐,不料遭機車撞傷頭顱住院,但申請職災給付卻被駁回。

勞保局理由是未打卡前買早餐、送家人上班上學、買菜等,均屬途中例行事務,但打完卡後再去買早餐,因不是執行職務導致傷病,就不能算是職災。不少網友疑惑,明明是打卡後才算正式工作時間,怎麼反而打卡前出意外才能列入職災?

勞保局傷病給付小組指出,根據「勞保被保險人因執行職務而致傷病」審查準則,凡上班前、下班後往返居所和就業場所的必經路途中發生事故,才能核給職災,但須是「日常生活必須執行事項」。此外,午休時間及晚上加班、值班外出用餐,也是因工作所需,發生意外也算職災。所謂「日常生活必須執行事項」,還包括買菜、接送配偶與小孩、加油、至銀行領錢等。

不過,勞委會勞工安全衛生處處長傅還然表示,若打卡後,經老闆允許買早餐,或由老闆指派「代表買早餐」卻出意外,就算職災。職災認定不以「打卡」為前提,打卡前若經老闆指派或授意事務,出了意外算職災;下了班若陪老闆應酬出意外、或喝酒胃潰瘍,都是職災。

高雄市勞工局勞動條件科長羅永新表示,若繞遠路買早餐出了意外,並非在上班必經途上,就難認定屬日常生活例行事務。

勞委會過去曾處理多起類似的職災認定爭議。曾有某男性員工藉上司要求上樓搬貨之便,偷爬上頂樓與對面工廠女員工打招呼而摔傷,被認定「私行為」,一毛職災給付或賠償金都拿不到。也有員工看公司警衛亭上方龍眼樹結實累累,上班時間爬上去採龍眼,卻失足摔死,照樣不賠償。傅還然分析,若經老闆指派「採下來給大家吃」,就屬「公行為」,可申請職災給付、雇主也應負賠償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