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搞懂複利-輕鬆年領百萬

文章出處:Smart智富網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web/webarticle_43445_p1.html

搞懂複利 輕鬆年領百萬     撰文者:張秋康

致富金律:財富=紀律投資×穩定報酬

▲複利達人「怪老子」

▲複利達人「怪老子」(攝影者.高國展)

有個人,40歲之後才開始自學投資,經過了10年,他讓銀行裡的存款翻了5倍,因此決定提早退休,現在不用工作,每年還有百萬元的投資收入。他運用的方式很簡單,就是上面這條公式,如果轉換成數學式,就是複利公式。
【複利公式】FV=PV×(1+R)n次方
FV為期末本利和,PV為期初本金,R為每期利率,n為期數;

上述公式也就是:期末本利和=期初本金×(1+利率)期數次方。

這個複利公式,被物理學大師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形容為「比原子彈的威力還大」,雖然威力很大,但執行起來卻一點都不難,人人都能輕鬆學會。
如果你不相信,先來看看這個人是怎麼做到的。他是蕭世斌,在網路上的投資理財領域,以「怪老子」名號走紅。一如多數上班族,40歲之前,他拒絕理財,認為那是賭博、投機,相信自己只要辛勤工作,隨著職位攀高、收入增加,財富會自然累積。
40歲前拚命工作領死薪水
血汗錢全放定存,拒賺「投機」財

40歲那年,怪老子雖然已是外商公司高階主管,年薪以百萬元計,而且因為省吃儉用,在銀行存下300萬元存款。但是,一場同學會,他見到當年班上成績墊底的一名同學,靠著投資房產,竟有億萬元的身價,至少是他存款的33倍。
怪老子從此覺悟:個人財富與是否認真工作無關,關鍵在於懂不懂得投資,而投資勝出關鍵就在搞懂複利,「複利是決定財富的關鍵因素,一定要懂、會算,才算真正開始理財。」他說。
40歲以前,怪老子學的是最熱門的電子工程,做事拚命,每天工作超過15個小時,36歲就做到科技公司高階主管,薪水在10年內翻了4倍,認真地用工作累積財富。

回憶當年的生活,怪老子說:「我那時只會存定存,根本不懂什麼是複利。」



精打細算過活,財富累積卻牛步  同學經歷讓他痛苦覺悟
只靠定存理財,觀念會不會太保守?怪老子笑著說,因為父親是職業軍人,媽媽是專職的家庭主婦,從小就灌輸他:認真工作、省吃儉用、乖乖存錢,千萬不可以去賭博賺不正當的錢。所以從25歲開始工作後,他就把賺的錢全放在定存,一做就是15年。
因為有2個女兒,老婆又全職在家,家計全靠怪老子一人,深怕錢不夠用的他,就想盡辦法省錢、存錢。每天,他上班一定帶老婆準備的便當,不花錢外食;老婆想要買件新衣服,他總是考慮再三。
連大女兒想學鋼琴、二女兒要學英文,怪老子雖然願意栽培小孩,但算算如果同時學鋼琴和英文,每小時要花1,000元,兩個人同時學,一個月要花1萬6,000元,薪水當場去掉3成;為了減少負擔,只好讓老大學一學期的鋼琴,再換老二學一學期的英文。
甚至連主管、客戶邀怪老子假日打高爾夫球,他都要算計,一盒球20顆要50元,相當於1顆2.5元,跟一顆雞蛋的價錢差不多。打出去一顆球,等於打掉一顆雞蛋,實在浪費,因此他總是推辭,說要陪老婆小孩去公園散步。
中年理財不走旁門捷徑 研讀教科書,一步步穩紮穩打
結果,自己這麼拼、這麼省,財富累積卻如牛步般,難道,這就是上班族的宿命嗎?
看到首富同學之後,怪老子警醒,不是不夠努力,也不是不夠節儉,而是不懂得投資理財。「這是我人生最痛苦的覺悟,從那時起,我立志要學好投資,要投資致富!」他說。
40歲才要開始學理財,該怎麼做?學理工、講究驗算和證據的怪老子,不走問明牌、聽消息等旁門捷徑,寧可從念投資原理的教科書讀起,展開5階段的投資理財大改造:

1.搞懂最根本的投資觀念與理論
怪老子相信一切事情都有理論根據,投資也是,「所有大型投資機構都挑財經科系出身的人才,他們在學校讀的是正統投資理論、財務管理學,所以讀他們必修的教科書,一定不會錯。」
於是他開始細讀原文教科書,「坦白說,一開始是有些困難,因為內容艱澀。」怪老子說,但看完全書之後,發現理論實用,讓自己有信心,理財更有把握。
2.用Excel試算報酬率,設定理財目標
一年下來,讀了至少5本教科書後,怪老子發現,無論是投資股票、買基金,還是購屋,所有投資理財行為的成敗關鍵,決定在報酬率。為了確定理論不會騙人,怪老子開始試算。例如,投資學教科書寫道,「一檔股票的投資報酬率是呈常態分配」,也就是俗稱的「鐘型分配」,但股價上上下下,報酬率怎麼會呈常態分配?
不管股票、基金或房地產 懂得算價值,就不怕市場波動
心裡有質疑,乾脆自己算,他用Excel軟體試算,把報酬率圖型畫出來,果真是鐘型圖。當親眼見到圖型畫出來的那一刻,怪老子說,他又驚又喜,原來教科書說得沒錯,投資股票真的可以用統計學去分析!接著,像上了癮一般,不斷試算各種報酬率。
他開始算,40歲後每個月存5萬元,如果存在平均利率只有2%的定存,10年後只有663萬元;但如果存在10%報酬率的工具,同樣時間卻可以累積出1,000萬元,兩者相差快1倍。
這樣的試算,讓他體悟:投資說穿了就是考驗一個人評估資產價值的準確度,誰可以買到價值被低估的產品,誰就是贏家,買股票、債券、房地產統統都一樣,「當你學會評估金融商品的價值、會算報酬率後,就不會害怕市場波動。」在會算報酬率之後,對於要致富,他得出3個結論:

(1)複利最有效,只要投資在平均年化報酬率10%的工具上,資產7年就會翻1倍,也就是所謂的72法則。
(2)任何投資所承擔的風險,都必須安全到晚上可以睡得著覺。
(3)投資前一定要先算清楚所有相關數字,最好用的試算工具就是Excel。



名詞解釋_72法則
所謂的「72法則」,隱含的就是複利概念,最初是用來說明,如果以1%的複利計算,經過72年後,本金就會翻成1倍。 公式如下:72÷年化報酬率=本金翻倍的時間。假設找到年化投資報酬率10%的投資工具,本金翻1倍的時間就是7.2年,算式為72÷10=7.2。

3.用複利計算,愈早開始、獲利愈豐
大家都想變有錢、提前退休,但要賺到多少才算是有錢呢?怪老子當然又是先做試算。
他的算法是按他希望過的高品質生活去估算,假設每個月生活費一家要花4萬元,每年國外、國內各兩次旅遊要花50萬元,那麼一年至少要花100萬元。
這筆錢要如何賺?接著再試算,若從40歲用300萬元投資,找到平均年化報酬率10%的工具,7年之後會有600萬元,加上他每年存下一半的薪水約50萬元,最快47歲就可以存下1,000萬元現金。到時候就算不工作,一年靠10%報酬還是可以有百萬元投資收入進帳,而且活得愈久,可以賺得愈多。
不過,計算雖然簡單,但是,什麼樣的投資工具可以讓你安穩地年年賺進10%報酬?他心想,這個工具一定要比定存積極,但風險又不能比股票高,因此選擇了共同基金。
4.不用融資加碼,穩穩賺才實在
1996年底,怪老子小試身手,拿出60萬元積蓄,以每個月5萬元定期定額買進基金,剩下的240萬元則預留做為生活緊急備用金。「因為我中年才開始理財,出手要非常謹慎,我不能忍受一分一毫辛苦賺來的血汗錢,糊里糊塗就拿出去撒。」怪老子說。
雖然那時有想到「風險」,但還是投資新鮮人的他,仍然犯了一個大錯,那就是「用融資加碼」。

貪婪招來危機,只能斷尾求生 體會「買進持有」是不變真理
剛開始買基金不到半年,就遇到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但因為剛開始投資,投入金額不高,反而因為市場下跌,使成本攤低,對要長期定期定額投資的他有利,所以持續扣款。果然,風暴過後,投資的基金快速彈升,短短3個月就賺了30%。
接下來,2000年美國網路泡沫破滅,引發全球股市崩跌,台股從萬點下殺到6,000點。因為第1次投資順利賺錢,怪老子心想,台股已經跌4成,再進場的風險不高,若能仿效前次亞洲金融風暴時逢低進場的做法,肯定會賺大錢。於是他把房子拿去向銀行貸款400萬元,單筆加碼買進台股基金。
結果台股不但沒有反彈,後來因為美國爆發911恐怖攻擊事件,台股再重挫到3,411點,他借的400萬元在短短3個月內腰斬一半。從沒虧這麼多錢的他,受不了壓力,斷尾求生,認賠殺出。他回憶說:「那時候房貸利率將近5%~6%,每個月攤還本金和利息就要2萬5,000元,接近全家每個月生活費的一半。那時候每天都不好受,幾乎沒法好好睡覺。」
經過這件事,他得到一個大教訓,教科書上告訴我們不要借錢投資,要分散風險,「買進持有」就好,自己偏偏不聽,結果跌了一大跤。從此之後,他領悟,「我學乖了,投資就照著書上講的原則去做。」


名詞解釋_買進持有
買入持有是一個長期、穩健的投資策略,定義為在買入投資標的後就一直持有,直到到期日或特定日期後才賣出,期間不做任何交易,藉此獲取穩定的報酬率。

5.做好資產配置,定期定額只賺不賠
開始投資的第5年,怪老子把投資的基金重新配置,股票型基金跟債券型基金各占50%。股票型基金只投資風險波動度低於25%的全球型或區域型基金,債券型基金也只買全球型、投資等級債,不碰高收益債。

調整好基金投資組合之後,自2001~2006年,這個組合每年都幫怪老子創造超過10%的年化報酬率。結果,只花5年時間,他的資產累積就超過千萬元,2006年3月底,他在50歲生日前3個月,就毅然決定退休。
退休後拉高債券比重 寧願少賺,卻可以降低風險
退休後,怪老子認為投資組合要更穩健,便將股債配置比例調整成3:7,投資目標報酬率也調降到7%。
因此,2008年雖然發生金融海嘯,怪老子投資組合累積的總金額,從2007年最高點只縮水12%。儘管帳面虧損近200萬元,但他完全不受影響,到2009年年底,不但馬上轉虧為盈,而且獲利還超過10%,再度證明「買進並且持有」的策略確實有效。
退休至今5年,怪老子靠著投資,年年賺進逾百萬元。認識怪老子達25年的昔日主管苗衍慶說:「他好幾年前就常跟我們講他在投資基金,沒想到靠著投資理財,竟然在50歲就提前退休,我這個做主管的,卻工作到去年才有辦法退休。」言談間透露著羨慕之意。
不過,怪老子從職場退休之後,並沒有閒著,反而更積極的投入理財教育,不但自設了個人理財網站,還到「Yahoo!奇摩知識+」網站回答網友提問的投資理財問題,「怪老子」的名號因此迅速在網友間傳開。
今年,怪老子出版了《第一次領薪水就該懂的理財方法》一書,分享投資理財心得,而他經營的「怪老子理財網」(www.masterhsiao.com.tw),每天的平均瀏覽人次高達2,000人,累積人次更突破了146萬人次。
「這15年下來,我證明自己研發的這套投資方法,非常可靠。」怪老子對《Smart智富》密技記者說,他很後悔自己是到40歲才懂,所以他希望自己的女兒和其他年輕人愈早了解「複利」等理財知識,就愈早致富。

社會新鮮人月存8000元 25年也能坐擁千萬
接著,他馬上試算:如果一名22歲剛出社會的年輕人,就算薪水只有2萬2,000元,只要每個月存8,000元,投資年化報酬率10%的工具,經過25年複利滾存,47歲時就能存到1,000萬元,之後就算不工作,也都能像他一樣,靠複利「年領百萬元」。

▲只要報酬率達10%,8000元也能變出千萬
▲只要報酬率達10%,8000元也能變出千萬

如今的怪老子,老婆想買新衣服,二話不說,掏錢就買。就像他在書上說的:「只要學會用錢賺錢,就會愈老愈有錢。這種人生,豈不快樂?」


小檔案_蕭世斌(怪老子)
出生:1956年
學歷:台北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系
經歷:法商阿爾卡特、友訊科技、昱源科技
現職:Yahoo!奇摩理財專欄作家、怪老子理財網站站長;士林、萬華社區大學與淡江大學成人教育部講師;長邑光電顧問

落實4步驟 教正確金錢觀

文章出處:Smart智富網-Smart智富月刊141期
http://smart.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40013&p=1

落實4步驟 教正確金錢觀                                                                          撰文者:王妍文

(攝影者.高國展)
面對富裕環境與多元化的金錢誘惑,過去「儲蓄等於理財」的觀念早已不適用,大多數父母都贊成要提早落實小孩的理財教育,但是該多早開始?又該如何做呢?


發展心理學大師皮亞傑(Jean Piaget)將兒童認知能力發展分為:從出生到2歲的「感覺動作期」、2~7歲間屬「思想動作前期」、7~11歲則處於「具體思想運作期」、11~15歲就進入「形式思想運作期」。

瑞士銀行前產品策略暨顧問服務處副總裁及著有《富總裁的投資私房學》等書的財經作家楊偉凱建議,「具體思想運作期」剛好從國小開始,兒童已逐漸掌握邏輯思考方法,例如事物的因果、歸類,加上此時也都具備基本的數學、買賣交易概念,正是切入學習理財的好時機。

《Smart智富》月刊專訪長期關注兒童、青少年理財教育的郭迺鋒、陳琬惠與楊偉凱等3位專家,歸納其意見,彙整為4步驟,作為教導孩子學習金錢價值觀與金錢規畫的基礎:

步驟1》常在日常生活中討論
美國知名親子理財大師妮兒.葛德菲(Neale S. Godfrey)說過:「讓孩子從遊戲當中建立財富的觀念。」用意就是在輕鬆氣氛中,以愉悅心情、重複性地體驗正確的理財觀。

要讓小朋友分清楚「需要」與「想要」這個理財概念的第1步,最好的方式就是在生活情境中去討論。

◎方法:陳琬惠建議,像是看了一部影片,就能與小孩討論,影片中人購物的情況是被欲望驅使的「想要」,還是為了生活運轉的「需要」,等小孩有一定概念後,再帶入想給他零用錢這件事。

步驟2》訓練小孩記帳習慣
楊偉凱認為,有了記帳習慣後,不僅能了解錢從哪裡來,又花到哪裡去,還可以藉此學會當資源有限時,該如何分配、管理的能力。


陳琬惠指出,不一定需要要求小孩天天記帳,不過當剛開始給零用錢時、國小生進入高年級、或是剛上國中等重要階段,因為生活型態改變較大,至少要能記帳1個月以上,讓新生活的消費面貌進到小孩腦中,之後即使不記帳了,小孩也會有數字概念,同樣有記帳效果。


◎方法:開始給零用錢後,要求小孩將每一筆支出都要記下來,如果帳本數字和實際金額不符合,則以減少下一次零用錢金額,或是必須縮短玩遊戲的時間等作為警惕。

步驟3》一起檢視花費行為
孩子剛開始有零用錢時,會覺得自己變得「獨立」了,可能每樣東西都想要,郭迺鋒建議,記帳之後,還要定期與小朋友進行帳本討論,藉此更清楚小孩的理財性格、想法,進而找到循循善誘的機會。

陳琬惠提醒,在訓練的過程中,父母要有堅持的態度,千萬不要因為小孩提早花完零用錢就心軟而給錢,或答應額外支付買禮物的錢,應該讓小朋友了解,當財務透支時,就必須學會忍耐,而非伸手要錢。

根據臨場上的經驗,比較會花費的小孩,在經過幾次「透支」狀況後,通常就會學到控制預算的重要性。

◎方法:若小孩零用錢花費都在「需要」的領域時,可以問他「那你想買玩具的時候怎麼辦?」或是當小孩透支時,詢問「之前的花費有什麼是可以省下來的呢?」

步驟4》學會設定目標
「不是把零用錢統統存下來,就是好的理財教育。」郭迺鋒說,人的一生中要不斷面臨金錢、選擇、規畫的問題,因此,協助小孩從小學會設定目標、了解延遲享受就能有計畫達成目標的能力將會受用無窮。

等到小孩有基礎的理財知識後,陳琬惠建議,平常就可以丟問題給小朋友,像是「下星期我們要去百貨公司,你想買什麼嗎?」、「等一下我們要去圖書館,但是只有200元的預算,你覺得應該怎麼安排?」、「下個月我們有家庭旅遊,該怎麼安排比較好?」
 
當小孩畫出夢想後,就能進一步誘導他們思考,如何在「總額框架」中,一步一步學會規畫,朝夢想前進。


◎方法:以出門到圖書館為例,你可以問小孩,要坐公車還是計程車去?如果選計程車,比較舒服又快速,但是這樣我們就沒辦法吃蛋糕、喝飲料喔!坐公車比較久,但是便宜,多餘的預算可以存起來!把每個選項的優缺點都並列出來,也不需急著給孩子答案,讓他們學習選擇、判斷。


延伸閱讀:換個鼓勵方式 集點卡很好用

「媽媽,我今天幫忙掃地有多少錢?」、「我考試100分就會給我100元嗎?」許多父母透過零用錢,當作小孩做家事或是學業有好成績時的鼓勵,專家們都建議,盡量避免讓事情以金錢量化,一不小心,小孩的金錢觀反而會混淆。

當小孩做了值得鼓舞的事時,陳琬惠建議,可以利用小孩喜歡收集點數的習慣,製作好寶寶卡、集點卡,並與小孩共同商量,學會或做到什麼事就能集點,等累積到一定點數後,可以換取一件他想要做的事情,例如看電視1小時、打電動遊戲半小時或是爸爸陪他出門運動等,以避免將任何事情都與金錢畫上等號。

理財練習本-讓孩子開始練習寫下自己的夢想計畫表,並協助指導完成。
理財練習本-讓孩子開始練習寫下自己的夢想計畫表,並協助指導完成。

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橘之鄉

文章出處:聯合新聞網-旅遊休閒版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41871


文化行旅/橘之鄉 充滿幸福懷舊滋味
2011/07/07 【聯合新聞網/特約作家賈亦珍/報導、攝影】

「阿嬤」林陳阿鳳不在了,但在她曾孫林鼎剛與林鼎鈞接手經營的橘之鄉裡,她無所不在。

橘之鄉,宜蘭一個製作蜜餞的觀光工廠,從掛在牆上、擺在桌上或出自她後代的口中,橘之鄉雖然不是林陳阿鳳親手開創(是她孫子林枝漫與孫媳洪芳美開創的),但她是啟發、督促、的重要推手,宜蘭有這麼好吃的蜜餞,都是因為她。

故事要從32年前說起。

宜蘭是台灣金橘的主要產地,林鼎剛的曾祖父就有金橘園,但金橘因為較酸,很少人拿來當鮮果吃,所以價格不好,很多人都放任滿山金橘爛熟至落果滿地,不予理睬,林陳阿鳳十分心疼,一直唸唸叨叨地說這樣很可惜。

她當然知道為什麼可惜,因為她很會利用金橘做成加工品,例如,以前村子裡有人感冒、喉嚨不舒服,她就會煮金橘膏給他們潤喉順氣,當然她也很會做金橘蜜餞,現在橘之鄉客人上門都會奉上的金橘茶,就是阿嫲以前常煮給子孫喝的飲料,她一直覺得金橘是對身體很好,是有療效的東西,為什麼要暴殄天物呢?

食尚玩家主持人莎莎為透明蜜餞點上金箔

洪芳美是宜蘭大學食品系畢業,並在宜蘭大學任教,教的就是食品加工,有一天,林鼎剛的曾祖父突然心血來潮跟洪芳美說:「妳每天教學生食品加工,教出一大堆學生,也沒看到有人開工廠做金橘蜜餞。」洪芳美哭笑不得之餘,卻也留上了心,在跟老公林枝漫討論後,覺得老人家的這個心願他們有能力實現,因為兩人都是學農的,她自已又是學食品加工的,而金橘蜜餞是宜蘭人家家戶戶都會做的東西,技術難度不高,橘之鄉就這樣誕生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還是有很多眉眉角角,第一批產品出來了,阿嬤不滿意,因為裡頭有些爛掉了,有些發霉了、有些裂開了,有些有蟲咬痕跡,還有一些醱酵變質了,雖然口感還是不差,但阿嬤說:「我甲你講,要做呷的,要做自己敢呷的,要做敢給阿嬤呷的。」這段話馬上就成了橘之鄉的經營理念,一直傳承到現在,第二代接班了,理念越發堅持。

「我們的蜜餞不添加任何人工的東西,糖精、色素、香料、防腐劑都不放。」林鼎剛在導覽蜜餞工廠時說:「請用力深呼吸,有沒有聞到什麼味道?沒有吧!這就是天然的味道。」

「橄欖長在樹上不是紅色的吧!那為什麼會有紅橄欖蜜餞?因為它加了色素。」林鼎剛說:「你到一般蜜餞工廠,是不是都聞到很香的味道,那都是香料味。」

橘之鄉把蜜餞從原本純手工變成自動化,著眼就在「讓客人吃得開心也吃得安心」,在橘之鄉的館裡頭,就有一幅立旗上頭寫著:「當每顆果實從樹梢摘下,就是我們用心的開始。」阿嬤的意思就是這樣。

林鼎剛一直認為蜜餞不只是蜜餞,蜜餞裡存在有很多文化氛圍,就像林鼎剛導覽時很喜歡講的故事一樣,他說:「蜜餞、蜜餞,意思就是甜蜜的餞別。」

「古時候蜜餞是有錢人吃的,因為蜜餞必須用蜂蜜來醃,蜂蜜很貴,平常人根本用不起,只有宮廷的皇族或富豪才有。」林鼎剛說:「一些富家女在碰到心上人要出遠門時,就會做些蜜餞用小荷包裝起來,綁上粉紅色的帶子,裡頭還會寫一首詩,偷偷放在男人的包袱裡,等到在旅途中打開包袱時,看到這個荷包,打開來看到蜜餞及詩,吃在嘴裡,甜在心裡,所以叫做甜蜜的餞別,所以叫蜜餞。」

這幾年來橘之鄉做了很多改變,增添了很多文化氣息,尤其是去年完工的AGRIOZ,「這是西班牙文,意思是柑橘香味。」

AGRIOZ很有氣氛的玻璃咖啡屋

AGRIOZ是一棟建築,分兩個部分,前端是實作體驗場,展示了一些傳統做蜜餞的器具,遊客在這裡也可以實地做蜜餞,用金橘做或用李子做,先把水果用傳統的「針刺板」壓入瓶中,這是讓水果有些開口,才能醃入味,接著加點鹽、加多點糖,再手搖10分鐘,水果漸漸變成入味的蜜餞,很多遊客邊做吃,等到做完只剩了半瓶。

「做蜜餞真的很簡單。」林鼎剛說:「這樣的體驗,遊客會玩得很高興,且時也對蜜餞文化有更深一層的體會。」

AGRIOZ的另一頭是一個大玻璃屋,那是一個足夠資格當偶像劇場景的咖啡屋,看起來很時髦,很有味道,但隱藏在其中的是林家的懷舊之情。

「這幾根柱子是我自己做的。」在橘之鄉裡被稱為「鄉長」的林枝漫說:「我剛開蜜餞工廠時,廠房是自己搭蓋起來的。」原本在做AGRIOZ時,這幾根柱子要拆掉,但林鼎剛跟父親說:「留下來。」

「小時候我跟哥哥都圍著這些柱子玩。」林鼎剛說:「蓋工廠時,我們也親眼看到大人自己攪沙子做混凝土、自己弄模板,自己做柱子,我們就在那裡玩沙子、丟石頭,小時候玩得開心,大了回想起來,我們目睹的是父母用自己的雙手開創事業的過程,這讓我們對這幾根柱子充滿了懷念。」

曾在文化單位(宜蘭傳藝中心及文化局)工作過的林鼎剛說:「文化不是執行計畫案,寫好計畫找人來做就好,那多沒感覺。」這幾根柱子對他來說,就是橘之鄉很重要的文化資產,它們見證並參與了橘之鄉的誕生及成長。

「不是舊東西我都想留下。」林鼎剛說:「我會留下的是有意義、有感覺的東西。」

「搆不到的甜蜜」

AGRIOZ有一個很吸睛及謀殺相機記憶體的裝置,一個很高很高的椅子,上頭放了一瓶蜜餞,這是洪芳美的得意之作。

「你知道它是什麼意思嗎?」洪芳美說:「那是一個兒時回憶的復刻版。」每個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小時候看什麼東西都是高大的,對牙牙學語的小兒來說,椅子看起來好高,「還有,好吃的東西都放得高高的,碰都碰不到。」洪芳美說:「爸媽都會把好吃的東西放在櫥櫃的高處,然後說:『先去做事、先去做功課、先去洗澡……。』想吃到這些好吃的,都有一大堆條件。」

所以,洪芳美把這個回憶變成裝置藝術,她為它取了一個名字,叫做:「搆不到的甜蜜」,有意思吧!

就是這種氛圍,才讓來這裡的遊客都會花比預期還長的時間流連其間,尤其一進了AGRIOZ就像愛莉絲進了仙境一樣,進去就不想出來了。

林鼎剛說:「因為我們賣的不是蜜餞,而幸福的滋味。」

橘之鄉
地址:宜蘭市梅洲二路33號
電話:(03)928-5758
網址:http://agrioz.com.tw/

蜡藝彩繪館

文章出處:聯合新聞網-旅遊休閒版
http://travel.udn.com/mag/travel/storypage.jsp?f_ART_ID=41873




【聯合新聞網/特約作家賈亦珍/報導、攝影】



在我們生活裡已逐漸消失的蜡筆,沒想到在宜蘭的蜡藝彩繪館裡精彩呈現,而且無論大人、小孩都搶著喜歡它,實在是很難想像的事。

在古早時代,蜡筆是身分的象徵,哪家孩子擁有一「盒」蜡筆,不用想就知道,他家是有錢人,窮孩子沒有蜡筆,只能借,借的時候有錢的孩子還要叮嚀一句:「不能用太多哦。」

時代開始發展,蜡筆便宜了一點,一半以上小孩擁有的蜡筆能以「盒」為單位了,這時候身分象徵就變成比誰顏色多,「我是24色!」「我36色耶!」於是,越稀奇的顏色越寶貝,等閒不輕易借出。

等到彩色筆一出現,比較費力的蜡筆被打入冷宮,現在小孩用蜡筆的已很少了,但在宜蘭,蜡筆有了新生命,它不但重拾小孩對它的喜愛,連早已遺忘用蜡筆記憶的大人,也瘋狂地投入玩蜡筆,蜡藝彩繪館讓你能把陳年回憶從記憶抽屜裡取出,回味、咀嚼。

蜡藝原本就是一間蜡筆工廠,79年開始生產,最高峰時每天可以生產150萬支腊筆,大部分以外銷為主,彩繪產品的開發偶然,「有個客戶寄了個人體彩繪樣本來問我能不能做?」老闆徐德忠說:「我摸一摸就做出來了。」從此,蜡藝的生產項目增加了彩繪的代工。

由於做的是外銷生意,必須到國外參展,徐德忠發現,展場彩繪產品很受歡迎,每個人都喜歡在自己身上作畫。

這個印象回鄉後越來越強烈,剛巧又看到白米木屐館的各式木屐,「木屐都能做成這樣,蜡筆更能啊。」於是,他決定要弄個讓人玩蜡筆的彩繪館。

「其實,這個彩繪館還有一個任務。」徐德忠說:「我們想要建立自有品牌,彩繪館就是自創品牌的火車頭。」


蜡筆廁所

彩繪館一到門口就讓人印象深刻,門口斜坡上有個蜡筆城堡,很多小孩遠遠看到就喊:「我要去玩。」走近一看才發現,它是廁所,一個蜡筆造型的廁所,可愛極了,即使沒有尿意,大家都會想進去一窺究竟。

「這是我的點子。」徐德忠說:「那塊地方原本是停放貨櫃車用的,斜坡是運貨用,後來改到別地方,這塊地方就空了出來,想不出別的用途,想到怕館內廁所不夠用,就把它蓋成廁所。」他當初想到的造型就是「三支蜡筆」,而且要用紅、黃、藍三原色,他把點子告訴兒子,兒子用電腦變成圖樣,裝工人再依圖樣變成實體,「沒錯!就是我當初想像的模樣。」


彩繪區

進到彩繪館裡,蜡藝的所有產品都在裡頭,有很容易擦掉的,例如塗在身上臉上的人體彩繪、塗在牆上、瓷磚上、白板上的水性蜡筆、有擦不掉的,例如畫在地上不怕眾人腳踩、或在地上做記號用的記號蜡筆。

一進門先聽簡報後,旁邊就有一台製蜡筆機,現場就可以看到腊筆是怎麼做出來的,接著來到塗鴉區,你可以拿著蜡筆在白板上隨意畫,畫完一擦就掉,乾淨無痕,彩色筆DIY區教你怎麼做彩色筆,這裡你可以順便學到課本中說的「毛細管現象」。

蜡筆DIY區讓你做造型蜡筆,可以是星星,可以是台灣、或英文字母,每根蜡筆的材料及調色都是自已挑選搭配,所以做出來的蜡筆也是獨一無二,全球獨家的,絕對不怕會「撞筆」。

左:美麗的人體彩繪作品。
右:彩繪師正在幫莎莎彩繪。

最早的彩繪館到這裡就結束,挪出一部分生產空間供作擴館,而成為彩繪館最夯的兩區「人體彩繪區」及「變裝區」,打扮好後還能上星光大道去比一比誰漂亮。

人體彩繪區可以自己畫,也能請館內的師傅畫,自己畫的有紀念性,師傅畫的保證漂亮,只要跟師傅說想要畫什麼,師傅就會幫你畫出來。

在這一區也可以看到爸媽幫孩子畫臉,孩子也在爸媽臉上作怪的場景,一家人笑成一團,充滿了互相捉弄的快樂。

徐德忠說:「開館以來,我發現親子一起來的組合,玩得最高興。」彩繪通常女性及小孩比較喜歡,有時陪同來的父親都不想在臉上或身上畫東西,覺得沒面子,可是看到孩子跟老婆玩得興高彩烈,一被感染也投入彩繪行列。

「常可看到這樣的畫面。」對徐德忠來說,這樣的場面最讓他高興,開彩繪館的目的除了做生意外,更是要讓親子有個地方可以開心玩在一起。

蜡藝彩繪館
地址:宜蘭縣蘇澳鎮德興六路7號
電話:(03)990-7101
網址:http://www.lucky-art.com.tw/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文章出處:聯合新聞網-膳食養生版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ART_ID=252692
西瓜/怎麼挑、怎麼保存
2010/06/09 【元氣周報/記者陳惠惠、羅建怡/報導 ,記者陳立凱/攝影】

西瓜怎麼挑
1.頭尾兩端大小要一致。
2.瓜頭果梗彎曲品質較優。
3.瓜蒂略凹,成熟度較佳。
4.瓜皮顏色綠亮,風味更好。
5.底部愈黃愈美味。
6.西瓜直條斑紋間隔要寬,橫斑紋要密,表示西瓜生長狀況良好,成熟度足夠。
7.摸瓜臍,西瓜果臍窄小緊縮,甜度與口感較佳。
8.聽瓜聲,一手握住瓜尾,另一手輕拍西瓜腰部,若聲音沉悶且有震動感,表示已成熟,水分充足。

西瓜保存
西瓜是熱帶水果,放冰箱易有寒害,建議剖半後可包好保鮮膜,裝入小紙箱後再冷藏,避免冷氣直接接觸瓜肉,可保留最佳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