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29日 星期二

金融機構「玩」掉你的財產?!

文章出處:聯合新聞網-個人理財版
http://money.udn.com/wealth/storypage.jsp?f_MAIN_ID=425&f_SUB_ID=4172&f_ART_ID=264856

我是有錢人-迷思343》金融機構「玩」掉你的財產?!



‧李雪雯 2012/05/24 16:59
投資人是否真的要讓自己過度涉入、頻繁使用金融工具?決定權還是在於投資人自己。投資人在做任何決策之前,還是應該要回歸到自己的「需要」及「適合」,而不是「覺得想要」、「因為別人如此,所以自己也『應該要』」,或者是「金融機構強力促銷 或者是「金融機構強力促銷,所以是『不得不為』」!


不久之前,一位筆者的朋友抱怨:多年下來,所有金融機構常說的「長期投資靠複利累積資產」的投資策略及推薦標的,他一個也沒少做,更沒少買。只不過,他的財產並沒有像它們所提供的美好案例一樣倍增,反而還是「越投資越少」。

最後,他甚至極端忿怒地表示,自己的財產不是給這些金融機構給「騙光」的(指錯買了自己不熟悉的商品而虧錢),就是間接因此而賠光的(例如金融大海嘯來襲,資產少則回到原點,多則負債累累,很少人能夠倖免)。

事實上,這位朋友的例子並非特例。如果讀者詢問自己身邊的人,大部分來說都是「賺錢者少」,至於賠錢者則是「比比皆是」,多數也將矛頭指向金融機構。

筆者認為,會造成許多投資人產生與當初預期完全不同的虧損結果,原因有許多種。首先,這與「進場時間點」與「商品類型(例如風險無限大的衍生性金融商品)」有絕對的關係。

其次,長期投資是有盲點的,過去美好的投資故事,都只是反應過去的成果。這就像所有共同基金的宣傳文件上都會標明著以下的警語:「經理公司以往之經營績效不代表未來之表現,亦不保證基金之最低收益」。

事實上,不僅基金的歷史續效適合作為投資的「參考」而非「依據」,就連股票過去的價格走勢,投資人也只能在「大環境不變」的前提下做出「可能發展」的預測,卻無法正確預測「大趨勢是否會反轉」?

再來,很重要的一點是,這些財富成績亮麗的美好案例,是因為正好遇上了全球人口紅利爆炸的時期。也就是說,當龐大的人口消費帶動生產激增,進一步為企業及國家創造了大筆的營收及利潤。投資人如果跟上了這一大段的「營收及獲利大成長期」時,手中的財富就能跟著「自動上升」。

根據美國專家的說法,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所產生7000萬名嬰兒潮,是帶動美國經濟與市場趨勢的主要動力。正由於他們驅策房市熱絡,購買名牌毫不手軟,才能夠推升1980、1990年代的股市,進入空前的「牛市」榮景。

只不過,美好時光並非永恆不滅。因為投資最重要的金律在於:有賣有買,買的人比賣的人多,價格才會水漲船高。然而,之前根據美國人口普查局預估,2030 年以前,65歲以上的美國人將達到7200萬人,從2010年躍升78%;而同時期45到64歲的美國人─未來20年的投資主力─卻只會增加2%至8300萬人。

美國投資公司銳聯(Research Affiliates)創辦人Robert Arnott就曾表示,這十年還可維持薄弱的經濟成長、投資美股可能也還有些差強人意的回報,但是2020年後,假設嬰兒潮老人開始大舉拋售資產,他形容這將對股市造成「嚴厲的」負面衝擊。

當然,嬰兒潮世代的資產可能會因為死亡而賣出,也可能會交付繼承。並不代表未來投資市場會面臨全數賣出,進而大幅下跌的命運。更何況影響股價和其他投資的變動因素有一長串,任何一個因素都變幻莫測。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很多老年投資人年屆退休時,便會開始尋找降低整體投資組合虧損風險的方式-多買債券、少碰股票。因而錢往債券流的趨勢從2008年開始便急遽增加。

根據統計,2009年、2010年與2011年,債券共同基金淨流入7450億,而股票基金則是淨流出了1670億。這樣的大幅改變,當然會影響到不同商品間的投資收益狀況。

第四、不論是金融機構或媒體,對於投資方面的宣傳,總是習慣「報喜不報憂」。因此,不只是大多數不賺錢的案例被排除在外,就算是少數賺錢個案,其成功也是需要特殊的天時與地利的配合才行。

因此,當多數投資人喜孜孜地學習這些「標竿」,並且以「有為者亦若是」的心態複製成功經驗後,多數「天時、地利」並不配合的人,結局自然會截然不同。

第五、扣除掉衍生性金融商品,幾乎所有實體投資(包括股票、基金等)都是只能做多,不能放空,不然就是放空的限制很多及風險高。在如此「只能做多,卻不能放空」的限制下,一旦經濟景氣反轉向下,投資人滿手投資標的賣不掉,就只能坐受跌價的損失。

有了這一層的限制,沒有在高檔及時賣出手中持有標的的投資人,唯一能夠「翻本」的機會,就只有「逢低加碼攤平」一招。不過,當投資人口袋不夠深、不景氣時間拖長,或是所投資企業下市、倒閉時,就是一場投資的大災難。

最後,嚴格從金融機構更自私的角度來看,時下許多金融商品的設計,目的多半只是為了移轉銀行自己本身的風險,而不是為了投資人的財富增長,最多也只能說是「在照顧了自己的利益之後,順便幫投資人(自己的客戶)賺錢」。

早期,銀行的主要收入在於賺取存、放款之間的利差。然而,當資本市場越來越發達,企業開始自行發債、發股票籌資之後,銀行便得開始靠其他生財方式生存。

其中,只要交易就能從投資金額中抽取一定比率當做收入的手續費,便逐漸成為銀行相當重要的生財來源。除此之外,在金融機構交叉持股、互為股東、利益相合之下,透過財務工程技術所設計出來的衍生性金融商品,也很容易將風險從自己,轉移到一般投資大眾。

為了不讓投資大眾識破,這樣的移轉是透過一層又一層,複雜而又難懂的商品包裝而完成。於是,當其中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時,危機便像連環炮一樣迅速炸開、延燒…。

或許看完了以上的分析,投資人可能會落入更深層的悲觀與沮喪,因為他們不論是面對世界經濟大環境,或是金融界的弱肉強食生態,顯然都是孤立無助的。如此一來,投資散戶的未來,似乎沒有任何的生路可走。

但筆者認為,投資人首先至少要能夠有「看穿這個金融大棋局」的心理認知。因為唯有投資人知道自己的弱勢與能力所及之後,才能夠在未來的決策中,做出正確的行動。

其次,當局勢變化越來越快,特別是這世界的經濟可能在通膨、停滯性通膨及通縮間「坐雲宵飛車」時,投資人必須有一定的能力,可以非常靈敏地「聞」出風向的改變,並且做出立即的因應。

假設投資人自覺沒有這樣的能力,就真的只能將自己的資產做到適度的分散。這是因為通膨與通縮所看好的投資工具完全不同,看錯方向的投資人只能獨吞這一來一往間的「雙份」苦果。

最後,金融商品的創新就如同科技、醫藥的創新與進步相同,它對人類當然具有一定的貢獻。但是,創新所帶來的絕對不只是便利而已,還會有許多副作用及危害產生。

所以,投資人是否真的要讓自己過度涉入、頻繁使用金融工具?決定權還是在於投資人自己。也就是說,投資人在做任何決策之前,還是應該要回歸到自己的「需要」及「適合」,而不是「覺得想要」、「因為別人如此,所以自己也『應該要』」,或者是「金融機構強力促銷,所以是『不得不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